平均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,以其低温和缺氧环境闻名,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仅为低海拔地区的三分之一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类若剧烈活动,很容易因为氧气不足而晕倒甚至出现生命危险。然而,强壮如牦牛这样的生物,在氧气稀薄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从容活动,冲刺打斗时毫无困扰,这是为什么呢?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大家好,我是生灵说主播,感谢各位观众的支持。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可可西里的极端环境,这里的平均海拔达到4600米,年均温接近零摄氏度。如此恶劣的环境限制了人类的足迹,因而可可西里有着“人类生存禁区”的称呼。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正因为缺少人类的打扰,可可西里成为了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。其中,野牦牛被誉为“高原之舟”,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。长年生活在高寒的环境中,牦牛身披浓密的毛发,能够抵御风雨。其厚厚的脂肪层也是良好的保温体,防止热量过分流失,以保持体温稳定。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即便在零下30度的环境里,牦牛也能正常生存。那么,它们又是如何适应稀薄的氧气的呢?众所周知,海拔越高空气中的氧含量越低。对人类而言,适应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环境往往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,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,甚至生命危险。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牦牛经过漫长的进化,形成了独特的呼吸系统。它们的呼吸道比一般牛宽大而短,肌肉发达,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快速而均匀的呼吸,从而在低氧环境中获得更多氧气。牦牛的胸腔更大,心脏强健,能快速将血液输送全身,满足在寒冷条件下的热量需求。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得益于较大的肺活量和频繁的呼吸,牦牛体内氧气含量得以增加。其血液中丰富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更多氧气,保证生理活动中氧的需求得到满足。这些特征使得牦牛在稀薄氧气和严寒环境中依然活力十足。
在人类生命的禁区,却生活着上千头野牦牛,它们是如何生存的?
自然界中,生物的进化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,环境的差异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。感谢大家收看生灵说,喜欢我们节目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,我们下期节目再见!
(乡村责编:拓荒牛 )